2016年以来,阿勒泰地区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年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不同的法律需求和认知能力,明确不同阶段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以课堂为主渠道,结合自身实际,整合利用各类法治教育资源,多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法治主题教育活动。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根据中小学生的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分别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别学校的学生开展相应的法治教育,通过学科教材、校本教材、课堂教学、社团等载体深挖法治教育资源,努力向学生渗透法治观念,切实做到教材、师资、课时、经费、 “四落实”。除思品、政治等科目,历史、语文等其他学科教师在授课时也有法治渗透。
丰富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各中小学利用每学期放假前和开学后对青少年师生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各学校积极联系法治副校长为学生作专题报告,让学生认识到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懂得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益。利用班会活动、少先队活动和共青团活动组织学生集中学习中小学生守则等规章制度,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有意义的法治教育活动。利用学校社团广泛开展与法治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法律问题,参与法治实践与宣传。充分利用传统节日、法定节日和纪念日,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宪法、禁毒教育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同时,把青少年法制教育与“平安和谐校园”创建工作相结合,通过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创建特色法治教育,加大对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营造浓厚宣传教育氛围。全地区各中小学结合本校实际,积极运用有效的方法,营造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法治氛围。各学校在校园文化墙、走廊、电子屏、橱窗、展板、会场、教师、食堂、宿舍等场所,均设立了蕴含法治内容的文字展示;在学校阅览室有法律、法规图书、档案中有法治案例资料和相关活动照片,课件中有法治教育内容;在校园网、校报、刊物、校园广播中开辟“法制专栏”或“法治园地”,使青少年学生在校园中时时处处感受到法治氛围。
一年来,全地区设立法治咨询台7个,咨询600余人次;张贴普法标语、悬挂横幅150条,散发普法宣传单2万余份,法制宣传员宣讲20余次,受教育青少年6000余人。中小学组织开展法治教育活动112场次,受教育学生8.2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