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号)
阿勒泰地区统计局
阿勒泰地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5年4月
根据阿勒泰地区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全地区第二产业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全地区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477个,从业人员19192人,分别比2008年末增长17.8%和18.6%。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475个,占99.6%;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个,占0.2%;外商投资企业1个,占0.2%。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32个,占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6.7%;私营企业233个,占48.9%。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0.2%,外商投资企业占0.8%。内资企业中,国有企业占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5.6%,私营企业占40.2%(详见表2-1)。
表2-1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477 |
19192 |
内资企业 |
475 |
18996 |
国有企业 |
32 |
1082 |
股份合作企业 |
5 |
96 |
有限责任公司 |
129 |
8897 |
股份有限公司 |
5 |
1041 |
私营企业 |
233 |
7708 |
其他企业 |
71 |
172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1 |
36 |
外商投资企业 |
1 |
160 |
图2-1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及构成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107个,制造业297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73个,分别占22.4%、62.3%和15.3%。
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占47.4%,制造业占35.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占17.2%。在工业行业大类中,有色金属采选业、黑色金属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的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23.0%、21.3%和14.7%(详见表2-2)。
表2-2 按行业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
企业法人单位 (个) |
从业人员 (人) |
合 计 |
477 |
19192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2 |
84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1 |
160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44 |
4095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18 |
4414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36 |
327 |
开采辅助活动 |
1 |
5 |
其他采矿业 |
5 |
12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40 |
905 |
食品制造业 |
12 |
411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15 |
285 |
纺织业 |
4 |
87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4 |
31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4 |
91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3 |
105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2 |
62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62 |
102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3 |
31 |
医药制造业 |
2 |
43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32 |
521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85 |
2849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7 |
455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5 |
720 |
金属制品业 |
7 |
34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2 |
29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3 |
9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2 |
14 |
其他制造业 |
2 |
6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 |
1 |
8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59 |
2812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5 |
150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9 |
335 |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63.7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3.6倍(详见表2-3)。
表2-3 按行业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
|
资产总计(亿元) |
合 计 |
363.74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0.59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11.22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55.53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82.25 |
非金属矿采选业 |
1.02 |
开采辅助活动 |
0.05 |
其他采矿业 |
0.00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5.08 |
食品制造业 |
1.81 |
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
2.43 |
纺织业 |
0.43 |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0.01 |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
0.34 |
造纸和纸制品业 |
0.11 |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
0.06 |
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
0.05 |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0.11 |
医药制造业 |
6.87 |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1.87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44.52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6.00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7.28 |
金属制品业 |
0.27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0.05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0.02 |
其他制造业 |
0.01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122.84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1.34 |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1.58 |
(三)资产贡献率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贡献率为15.7%,比2008年下降27.7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为65.6%;制造业为5.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为5.3%(详见表2-4)。
表2-4 按行业分组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贡献率 |
|
总资产贡献率(%) |
合 计 |
15.68 |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
-9.89 |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
16.39 |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
37.70 |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21.42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2.68 |
食品制造业 |
1.56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5.23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1.73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0.00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5.29 |
(四)企业研发活动
2013年,开展研究与试验发展(简称R&D或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个,比2008年增长100.0%,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7%。
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2.3人年;R&D经费支出0.04亿元。
二、建筑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13年末,全地区共有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58个,比2008年末增长93.3%,从业人员1833人,比2008年末下降5.2%。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全部为内资企业,其中,国有企业占企业法人单位的3.5%,有限责任公司占44.8%,股份有限公司占1.7%,私营企业占48.3%,其他占1.7%。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全部为内资企业人员,其中,国有企业占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4.1%,有限责任公司占69.4%,股份有限公司占0.3%,私营企业占25.7%,其他内资企业占0.5%(详见表2-5)。
表2-5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合 计 |
58 |
1833 |
内资企业 |
58 |
1833 |
国有企业 |
2 |
74 |
集体企业 |
0 |
0 |
股份合作企业 |
0 |
0 |
联营企业 |
0 |
0 |
有限责任公司 |
26 |
1272 |
股份有限公司 |
1 |
6 |
私营企业 |
28 |
471 |
其他内资企业 |
1 |
10 |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0 |
0 |
外商投资企业 |
0 |
0 |
注:本次普查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包括资质内、资质外所有建筑业企业。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建筑业占34.5%,土木工程建筑业占27.6%,建筑安装业占8.6%,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占29.3%。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建筑业占46.2%,土木工程建筑业占35.7%,建筑安装业占2.5%,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占15.6%(详见表2-6)。
表2-6 按行业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
|
企业法人单位(个) |
从业人员(人) |
合 计 |
58 |
1833 |
房屋建筑业 |
20 |
847 |
土木工程建筑业 |
16 |
655 |
建筑安装业 |
5 |
46 |
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 |
17 |
285 |
(二)资产总计
2013年末,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5.9亿元,比2008年末增长147.4%(详见表2-7)。
表2-7 按行业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
资产总计(亿元) |
合 计 |
15.91 |
房屋建筑业 |
11.71 |
土木工程建筑业 |
3.01 |
建筑安装业 |
0.28 |
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 |
0.91 |
注释:
[1]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法人工业企业。
[2]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按照《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3)》,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具体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3]研究与试验发展: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
[4]R&D经费投入强度:是指R&D经费支出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
[5]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