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地区采取六项措施
切实做好防洪工作
5月阿勒泰地区进入汛期,随着气温骤升及可能出现的强降水天气过程,地区局地出现较大混合性洪水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为切实提高防汛保障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农牧民生活生产用水和水利工程安全度汛,阿勒泰地区采取多种措施,切实做好洪水预防及水利工程水毁修得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地区、六县一市防汛责任人,重要城市(阿勒泰市)防汛责任人,落实重要河流(额尔齐斯河)富蕴县段、阿勒泰市段、布尔津县段、哈巴河县段防汛责任人,落实地区5座大型水库、16座中型水库、58座小型水库防汛责任人、保坝责任人及水库单位责任人,落实重点山洪沟五级责任人,确保各项防汛工作责任到人。
二、落实各项制度。根据自治区防办要求,制定并落实了报汛制度、水情报送制度,确定向自治区报送水情站6处,向中央报送水情站4处,向中央、自治区报汛水库站2处,自4月13日实行水情日报,紧急、重大洪水实时报制度,并严格执行24小时防汛值班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
三、开展会商研判。组织气象、水文及水利部门召开2次洪旱形势会商会,对气象、水文及水库蓄水情况资料及2017年春、夏季水量及年水量趋势进行综合分析。预计,5~6月上旬出现一般性洪水,在汛期升温期间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出现较大混合性洪水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会商成果已向各县(市)防指,水库(水电站)管理单位进行通报,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四、完善应急预案。按照自治区防总的要求,督促各县(市)对防洪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完善,并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了会审,提高预案针对性、操作性,尤其是对重点防洪区段(对重点河道、险工险段、重点工程)的防洪编制了详细指标和处理措施。截至目前,已完成六县一市防洪应急预案的修订工作,3个县防洪预案已通过当地人民政府批复实施。同时,完成了重点山洪沟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划定了风险区、制定了转移撤离路线图。已完成地区20座大中型水库(水电站)度汛方案编制,有效保证汛期水库(水电站)科学合理调度。
五、加大物资储备。截至目前,地区已储备防洪袋123万条、铅丝网片3.8万片、编织布9.66万平方米、铅丝98.9吨、块石3.07万立方米、砂石料2.26万立方米等,物资价值536.86万元;地区水利直属单位,六县一市共组建防洪队伍96支,人员5082人,配备大型抢险机械79台(辆)、排涝设备29套、冲锋舟3支、救生衣240件、救生圈150个等救援物资,为及时、有效的防汛抢险提供了应急保障。
六、开展隐患排查。2017年4月18日至4月28日开展了全地区汛前大检查工作,检查拦河水库69座,河道险段应急堤防加固26处,山洪灾害野外站点58个、预警预报平台7个,对各县市防洪预案和水库(水电站)度汛方案的编制落实情况、防洪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组建情况、水利工程的隐患排查和整改情况等方面进行了督导,对存在的隐患和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对个别水库度汛方案编制不合理、山洪灾害监测站点未维修、演练未开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做出了通报,对存在问题进行追踪落实,确保了整改到位。